天门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
时间:2024-12-05
嘉宾:
摘要:12月5日上午,天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2024-12-05
嘉宾:
摘要:12月5日上午,天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时间:2024-12-5
嘉宾: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娜;
市石家河遗址管理处主任邓千武;
黄潭镇宣传统战委员刘艺文;
九真镇宣传统战委员裴娟娟;
佛子山镇宣传统战委员鄢志文。
内容:12月5日上午,天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现场图片:
文字实录: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娜女士;
市石家河遗址管理处主任邓千武先生;
黄潭镇宣传统战委员刘艺文女士;
九真镇宣传统战委员裴娟娟女士;
佛子山镇宣传统战委员鄢志文先生。
首先请罗娜女士介绍我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效。
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娜: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感谢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近年来天门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效。
一、举措和成效
(一)政策规划引领文旅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融合工作,把文化旅游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编制了《天门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20-2035年)》《天门市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三年行动方案》等,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茶圣故里园、七屋岭景区、长寿山原村、方舟生态庄园和海龙岛等文旅融合精品项目写入规划,为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作出顶层设计,指明了方向。今年10月,市委九届八次全会举行,提出打造“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用好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四张名片”,出台相关政策,推动项目建设,调动企业积极性,为文旅融合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品牌建设与基础夯实并进
近年来,我市先后成功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6家,其中茶圣故里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胡家花园、方舟生态庄园、海龙岛、长寿山原村和七屋岭景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黄潭镇七屋岭村成功创建湖北旅游名村,天门蓝湖湾民宿成功创建国家丙级旅游民宿,2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同时,着重打造两个“国字号”名片,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加快推进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按省级旅游度假区标准加快推进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加大重点景区创建力度,支持泉堰村创建湖北旅游名村,推进海龙岛、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不断强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础。
(三)宣传推广提升文旅形象
依托特色资源、节庆活动、重要会展,构建全要素、全时空宣传矩阵。一是加强媒体宣传。整合全市文旅宣传资源,协调中央、省、市媒体传播平台和渠道,策划组织系列宣传推广活动。二是组织企业宣传。通过组织文旅企业参加中国文旅博览会、湖北文旅推介会、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省内外重大活动,展示天门特色、天门形象。三是加强社会宣传。抢抓“两高”建设机遇,在随岳高速、武天高速等重要交通路口、高速出口投放一批旅游宣传广告、设置旅游交通标识牌、宣传牌,不断提高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文旅拉动消费作用明显
近两年来,先后积极开展文旅消费券、新春文旅惠民券、礼遇高校新生文旅优惠大礼包等促消费活动,共发放消费券690万元,核销资金486万元,带动地区消费1265万元,有力地带动消费和激活旅游市场。成功举办第五届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线上线下销售额6900余万元,进入天门游客总人次达32万人次,酒店满房率达89.95%,拉动全市餐饮消费4000余万元。天门“一日游”旅游产品取得新突破,举行天门市首批“村游”旅行团发车活动,新增1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受到广大游客欢迎。2023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到5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亿元,实现了历史新高。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是凝聚力量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整合现有资源,促成文旅融合良好发展局面。建立健全旅游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提升素质,规范市场秩序,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厕所、停车场、充电桩等,同时优化旅游环境,提高便利化服务程度,满足游客需求,确保游客有良好的旅游体验。
二是丰富业态挖掘文旅消费潜力。发展多种类型旅游,引导A级景区挖掘核心资源,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避免同质化,提升吸引力。策划特色文旅活动,聚焦年轻人消费需求,精准分析出游偏好和消费取向,注重年轻化引流,扩大影响、吸引人气,拉动文旅消费。
三是抓住机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当前,我市沿江高铁天门站、武天高速天门段均开工建设,计划明年通车。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等两个“国字号”景区正在加快建设,天门新区正在规划打造国风状元府、美术馆等文旅项目,旅游业发展机遇难得。我们将创新宣传方式,加大陆羽茶文化、石家河文化和张家湖湿地文化等旅游核心产品宣传,同时抓住政策机遇,补齐服务短板,激活旅游市场,将天门打造成武汉都市圈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
我们深知,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还很长。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挖掘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旅融合的模式。加大对文旅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打造更广泛的文旅融合圈。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文旅融合将迈向更高的台阶,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罗娜女士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提问前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的媒体机构名称。
湖北日报记者:文旅融合发展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请谈谈黄潭镇在服务全市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创新做法和打算。
黄潭镇宣传统战委员刘艺文: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黄潭镇按照“以农带旅、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思路,以“打造城郊融合发展先行区,缔造和美乡村示范镇”为目标定位,持续深入推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经济圈建设。
一是壮大市场主体,持续推动农旅融合。黄潭镇按照“富硒+有机”“绿色+特色”“休闲+养生”“线上+线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充分挖掘“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产业优势,坚持特色化、规模化、品牌化、链条化发展方向,打造了25公里农文旅循环圈,培育精品产业园22个,全镇果蔬实现由单一品种向多元化发展,让游客一年四季均能体验到采摘的乐趣。
二是提升服务质量,培育特色文旅品牌。黄潭镇紧扣“品黄潭米粉、拾竟陵文化、赏三军菊花、忆知青岁月”文化主题,以特色小吃“黄潭米粉”为支撑点,从产品标准化、发展规模化、生产现代化、品牌知名化、营销网络化入手,积极研发黄潭米粉速食装,建设现代化生产车间,从2月下旬上市到目前销售量已突破80万盒,2024年11月,黄潭米粉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竟陵派文学创始人谭元春陵园为核心,推进元春游园顺利竣工,建设有元春书屋、观赏文化亭、剪石台等景点,深度挖掘“竟陵派”文学资源,讲好“惟楚有材”故事。以七屋岭旅游景区为依托,连续多年举办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打造省内“轻度游”“周末游”和“一日游”目的地,每年吸引游客10多万,有效促进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和市场消费,提升了黄潭文旅特色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完善交通环线,构建联动传播矩阵。黄潭镇聚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大力完善“文化+产业+生态”的特色旅游线路,先后完成了汪八线、渔罗线、丰收路提档升级工程,全线刷黑“三横八纵”25公里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循环圈。完成G348国道鸿渐桥下给排水工程建设,保障群众出行;将镇区白龙寺游园复合改造为公共停车场,点亮城镇微空间。七屋岭旅游景区作为“湖北·景秀味美品天门”路线重要节点,入选了“人间有味·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品牌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下一步,黄潭镇将继续发扬“务实争先、干净自强”的黄潭精神,重点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打造省内“周末游”目的地,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
一是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巩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党建领航、支部主导,充分挖掘现有的特色果蔬种植优势,围绕“三品一标”推动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产业业态发展,打造农产品科普示范基地。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完善“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全产业链的体系建设,壮大特色产业链条,让特色农业品牌更响,让农副产品走出天门,走向全省,面向全国,实现农业与工业、旅游业深度融合,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二是扩展精品旅游线路。以核心景区畅通便捷、重要景点交通全覆盖为目标,配合做好G348国道改线工程建设,聚焦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实施村级综合服务设施提升工程,加强乡村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持续完善“外联内通”旅游交通网络,积极融入以石家河遗址公园为核心的全市精品旅游线路规划,畅通城乡交流渠道,促进城乡要素融合,吸引市民下乡,能人回乡,推进企业兴乡,促进乡村旅游、体验采摘、休闲养生、电子商务、品牌节会等“美丽”业态发展,实现文旅发展“小圈融大圈”,共同构建天门市文旅品牌矩阵。
三是提升文化品牌内涵。以科技创新引领消费升级,全力打造智慧乡村,加快建立支撑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健全规范化、特色化农村文化资源数据库。依托抖音、淘宝等平台打通产品网上宣传销售渠道,助力黄潭优质农副产品走出天门,走向全国。支持文化IP打造,推进美丽乡村核心景区提档扩容,提升参与性、娱乐性、互动性消费体验。整合群星泽龙千禧果、万紫千红葡萄、戴克森天门酱鸭等优势品牌资源,推进农旅项目由七屋岭向水府庙、黄嘴等村扩散,让一年一度乡村文化旅游节走出七屋岭,布局全镇,完成农旅品牌由美丽七岭到美丽黄潭的蝶变。
我就回答以上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刘艺文女士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天门日报记者:佛子山镇作为天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管曾经求学之地,山水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今后将如何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打造出亮点和特色?
佛子山镇宣传统战委员鄢志文: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佛子山镇位于天门市西北部,境内有大小山脉十余座,湖泊、水库水域面积一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42%。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稻米)、湖北省“森林城镇”、湖北省生态乡镇、湖北省“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近年来,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提升了基础设施。先后完成3000亩渡桥湖、750亩陈家湖退垸还湖工程建设,山水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刷黑升级66公里通村通组公路,新火公路上榜全省“最具人气农村路”;以全市旅游循环圈建设为抓手,整体提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文旅融合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完成了文旅产业布局。依托丰富山水资源,完成渡桥湖至佛祖山整体旅游开发规划,谋划神祖台旅游开发项目;围绕“一区两带三圈”发展思路,即渡桥湖旅游开发区,九蒋线、新火线特色产业带,坟禁片、张场片、陈场片美丽乡村循环圈,沿线布局了特色美食、休闲垂钓、瓜果采摘等农旅项目。三是发展了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米”“茶”两大优势,引进陆泉农业在佛祖山脚下建设300亩智慧茶园,打造集茶种植、茶加工、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茶研学基地,生产加工的“季儿茶”“陆羽竟陵红”“竟陵陆子饼”3款本土茶叶品牌多次获评武汉茶博会金奖,先后吸引尼日利亚、拉脱维亚等8个国家学员现场体验茶文化,唐代蒸青“茶饼”制作技艺入选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之一,茶文化品牌对外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扩大。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庄品健集团大力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征土地144亩,正在打造3000亩高标准农田投建运管一体化试点项目,下一步还将围绕水稻产业发展观光农业、庄芯农场、康养农庄等产业;陆子生态农业合作社建成高标准果蔬大棚600余亩、生态果园1000余亩,年产绿色果蔬万余吨,常年开放果蔬采摘体验活动,年接待游客达数万人次,获评“湖北省生态农庄”称号,全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成效初步显现。
下一步,佛子山镇将紧紧锚定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城四基地”功能定位,重点围绕“建设全省文旅融合体验基地”“建设全省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等方面发力,着力打造农文旅特色乡镇。一是持续凸显特色产业。进一步围绕“米”“茶”两大优势,布局一批相关特色产业,提升文旅融合发展质量和成效。二是持续加大开发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围绕渡桥湖至佛祖山旅游风景区沿线,完善提升一批农家乐、采摘园、露营地、研学馆、打卡点,补齐吃、住、游、娱、购等旅游基本要素。三是持续扩大社会影响。组织开展环湖环山“微马”、自行车、摄影、诗词、楹联、采茶、垂钓等活动,进一步集聚人气、扩大名气。
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鄢志文先生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湖北电视台记者:请介绍一下石家河遗址以及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展情况。
市石家河遗址管理处主任邓千武: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下面我对石家河遗址和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进展作介绍:
石家河遗址位于天门市石家河镇北,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距离长江直线距离约87公里,年代跨度距今6000—4000年。呈现出3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区域典型性。石家河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等级最高、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2023年12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进展,石家河遗址属于古国时代的第二阶段,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要实证地。
二是影响广泛性。石家河文化以石家河遗址为中心,不断向外传播,形成了较大的文化影响空间。其大致范围是,西进三峡,北到河南南部,东抵大别山麓,南至湖南的洞庭湖一带,总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
三是地位重要性。石家河遗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是楚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民族文明起源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017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正式立项,项目主要由游客服务中心、遗址博物馆、三房湾遗址现场保护展示及环境整治项目、印信台遗址场景还原展示项目、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项目等组成。
目前,已完成遗址核心区100余户村民搬迁安置工作,建成了三房湾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项目。今年7月23日石家河遗址博物馆已开工建设,计划2025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2025年实施印信台遗址场景还原展示项目、遗址核心区环境整治等项目。随着一系列项目的稳步推进,预计2026年底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对游客开放。建成后的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按5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成为湖北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全国特色旅游景区,让世界了解中华民族璀璨的历史文化。
回答完毕,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邓千武先生的回答,下面继续提问。
天门发布记者:九真镇围绕“擦亮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金字招牌,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九真镇宣传统战委员裴娟娟: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九真镇位于天门市北部,一直以来,九真都是天门“广迎天下宾客”的“北大门”“后花园”,拥有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西白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2个万亩自然生态园林,自然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扎实。境内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誉为江汉明珠,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湖北省美丽河湖名单,并获评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为加快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九真镇以张家湖为核心,围绕这块金字招牌持续发力做到“四个聚焦”:
一是聚焦文旅项目建设,擦亮张家湖旅游名片。高标准打造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将湖区生态资源开发与和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科学布局商业空间,开发湖泊观光、休闲、度假、水上游乐和湖鲜美食品尝等旅游项目与活动。目前,项目一期“八仙公社”的“乡村小厨”已投入运营,“积分超市”“八仙轻食书吧”“八仙村咖”等将在12月下旬试运营,“荷塘藕遇”等公建部分也在加速推进,游客接待中心广场硬化工程已完成,张家湖体育公园规划正在编制中,3座环湖景观联通桥建成通车,莲子畔、观鸟塔等景观沿湖分布,串点成线,已形成完整的沿湖旅游环线。
二是聚焦文化活动开展,提高景区知名度。以文促旅,聚人气。创建湖北省“中华诗词之乡”,组织诗人作家到张家湖采风创作,张家湖指示牌上精彩的诗句,已然成为张家湖一道特别的风景。依托张家湖场地优势,积极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演出、科普教育等活动10余场,其中在张家湖举行的健康跑活动吸引全市各界运动员3000余人。在国庆节期间积极策划各类文化活动,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作打卡点,吸引游客5000余人。通过有趣的活动加上及时的宣传,张家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是聚焦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品质。着力打造张家湖至西白湖旅游循环圈,完成环湖路、周柳路、九石路等“四好”农村公路绿化提升工程,不断提升张家湖周边道路交通条件。结合流域综合治理,相继实施柳河生态治理、张家湖底泥清淤、张家湖泵站扩建、柳河截污等工程,推动张家湖周边水系水网环境整体改善。通过张家湖周边4个美丽乡村建设,对周边房屋进行立面改造、开展村庄绿化、亮化,并不断完善停车场、公厕、路灯等配套设施,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服务效能。
四是聚焦现代农业产业,促进融合发展。坚持把湖区做成景区,把产业做成景点,把农产品做成特色旅游商品,把产业文化做成特色旅游文化。依托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西白湖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明庙炒米、水八仙等特色产业优势,建成“水八仙”示范基地2000亩,打造1万亩优质糯谷种植区,高质量规划打造环湖路十里油菜花海,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业。成功引进群乐现代农业、田林茂有机农业、随园生态农业等国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做实农业种植、养殖、加工品牌创建。集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生态研学、节会赛事多元素农文旅融合新业态日渐成形。
随着张家湖农文旅融合项目的持续推进,各项旅游配套设施更加完善,欢迎各位朋友来九真旅游,赏湖光美景、游明清古街、跑最美赛道、品特色美食。
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部务委员熊文婷:
谢谢裴娟娟女士的回答,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各位记者朋友!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